汉上易传

[南宋] 朱震 撰

䷉兑下乾上

履虎尾,不咥人,亨。彖曰:履,柔履刚也。说而应乎乾,是以履虎尾,不咥人,亨。刚中正,履帝位而不疚,光明也。履,践也,言践履之道,一柔而履二刚,上为乾刚所履,不言刚履柔者,三柔履之主也。以柔履刚,践履之难,处之得其道,履之至善也,故曰“柔履刚”。此以六三一爻言履之义也。卦后为尾,兑为虎,为口,虎口,咥人者也。乾,健也。上九极乾,六三以柔履其后,上九与三相易,上复成兑,是履猛虎之尾,怒而见咥者也。三兑体,下说乎人之情,上应乎乾,上极健而我应之以和,虽刚而不忤,和而不流,柔而不犯,推是道以行,蹈吕梁之险可也。故处乎五刚之间,柔而能亨。关子明曰:“履而不处,其周公乎?”故曰:“说而应乎刚,是以履虎尾,不咥人,亨。”此合两体言履至危而亨也。九五以天德临下,刚不中正,有所偏系,则君子畏祸将去之,小人以柔邪而进,阳为阴所病矣。九五中正践帝位,立乎万物之上,无所累其心,舜禹之有天下也。履道至此,光明格于上下矣。离为明,“疚”,病也,阴阳失位为病。六三不正,五不应之,“不疚”也。故夫子赞之曰:“刚中正,履帝位而不疚,光明也。”今之王,古之帝也,独于履言“帝位”者,易君德而当君位者五卦,否、无妄、同人、遁,乾体也,而无履之时。有是德,有是时而履是位者,唯履而已。上下履位,物物循理之时也。在卦气为六月,太玄准之以礼。

象曰:上天下泽,履。君子以辩上下,定民志。

天泽相际,目力之所极,则视之一也,而上下实异体,不可不辩。礼者,人所履,表微者也。坤为民,巽为不果,疑也。故“君子以礼辩上下,定民志”。古之治天下者,思去民之疑志以定之尔。

初九:素履,往无咎。象曰:素履之往,独行愿也。

初在履之下,而正安于下,不援乎上者也。四动而求之,斯可往矣。往以正,不失其“素履”。往成巽,巽为白,亦素也,故“往无咎”。履九五中正,君位也。四爻不正,初九独正,往之四者,将以正夫众不正,“独行愿”也,非厌贫贱也,非利富贵也,是以“往无咎”。易传曰:“夫人不能自安于贫贱之素,则其进也,乃贪躁而动,求去乎贫贱尔,非欲有为也。既得其进,骄佚必矣,故往则有咎。”

九二,履道坦坦,幽人贞吉。象曰:“幽人贞吉”,中不自乱也。

二动成震,震为大途,坤为平衍,“履道坦坦”也,道,中正也。初动二成坎,坎为隐伏,初未往,二伏于坎中,“幽人”也。幽人,言静而无求,反初复位,动而不失其正,幽人之贞也。正则吉。初之应四,动而往,静而来,上下无常也。而幽人守正,所履坦坦者,自若其中,“不自乱也”。坤为乱,二正得中,“不自乱也”。久幽而不改其操者,其唯九二乎?易传曰:“九二阳志上进,故有幽人之戒。”

六三,眇能视,跛能履,履虎尾,咥人,凶。武人为于大君。象曰:“眇能视”,不足以有明也。“跛能履”,不足以与行也。咥人之凶,位不当也。“武人为于大君”,志刚也。

六三,离为目,兑毁之,眇也。眇者不能视远,言其知不足以有明也。巽为股,兑折之,跛也。跛者不能行远,言其才虽有上九之应,不足以相与而行也。卦一阴介五阳刚健之中,才知不足,处非其位,柔不胜刚,必有凶祸,故曰“咥人之凶,位不当也”。卦后为尾,兑为虎,为口,履乾之后,三往乎上成兑,虎口啮之,“咥人”之象。六三位不当,一也。在卦言“不咥人亨”,爻言“咥人凶”者,卦体说而应乎乾,应则以柔应刚,以说应健,如列御寇所谓“达其怒心”也。爻则才知不足而有为于大君,妄动也,是不知宋王之猛者也。乾五为君,上九“大君”也。兑,西方肃杀之气,“武”也。天右行,故天事武。三居中,“志”也。六柔居三,“志刚”也。六三往之上九,“武人有为于大君”,志刚则决,不虑其才知不足,而决于有为,致咥之道,盆成括是已。观六三妄动而凶,则知初九之往为吉矣。

九四,履虎尾,诉诉,终吉。象曰:“诉诉终吉”,志行也。

九四履三阳之后,下有兑虎,“履虎尾”也。五刚四近君多惧,然以阳居阴,谦而不处,动成震,震为恐惧“诉诉”也。恐惧则敬慎,敬慎则动无非正。始也履虎尾,终也恐惧不失其正,而志上行于君,“终吉”也。中为志,动则行。

九五,夬履,贞厉。象曰:“夬履贞厉”,位正当也。

六三“履虎尾,咥人,凶”者,位不当也。九五其位正,其德当,而贞厉者,刚天德不可为首也。九五履乎正位,当用六三之柔济乎刚,健而说,决而和,斯可以履天下之籍矣。人君擅生杀之柄,不患乎无威,患乎刚过。不能以柔济,则臣下恐惧而不进。人君守此不变,危厉之道。兑为决,三五相易成夬,故曰“夬履”。或曰:六三不正,何以用之?义取柔济刚也。易传曰:“古之圣人居天下之尊,明足以照,刚足以决,势足以专,然未尝不尽天下之议。”

上九,视履考祥,其旋元吉。象曰:“元吉”在上,大有庆也。

“祥”者,吉之先见,生于所履者也。视我之所履,则吉之来可考而知之矣。天下之理,未有出而不反者也。上九所履不邪,其旋反者,必“元吉”也。阳为大,为庆,上动以正,乃致大有吉庆之道,故曰元吉在上。三在内为离目,“视履”也。上动而三有庆,“其旋元吉”也。上履之终,故其祥可考焉。

周易上经乾传第一